
美国
白宫:特朗普将于4月2日决定最终关税政策
3月31日获悉,本周,美国总统特朗普的多位高级经济顾问向他提出了实施新对等关税的计划,根据白宫的说明,特朗普将于4月2日作出抉择并宣布相关关税政策的细节。
美国白宫新闻秘书莱维特表示,美国财政部长贝森特、商务部长卢特尼克、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贸易顾问纳瓦罗、高级助理米勒和副总统万斯均向特朗普提出了如何完成这项工作的计划。不过,她明确表示该计划不会包含任何豁免条款。同时,她对该关税计划对股市的影响“不以为然”。
美国总统特朗普在3月28日表示,对与其他国家达成关税协议持一定开放态度,但他暗示任何协议都将在4月2日关税措施生效后达成。特朗普曾在3月6日在社交媒体上说,对墨西哥、加拿大两国加征的25%关税措施将暂缓执行直至4月2日。3月4日时,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国会联席会议上发表讲话时重申,将于4月2日开始征收对等关税。农产品关税也将于4月2日生效。

美国
川普:对等关税基本上将涵盖所有国家
美国总统川普(特朗普)周日(3月30日)表示,他预计在本周公布的“对等关税”(reciprocal tariffs)政策将涵盖所有国家,而不仅仅是对美贸易失衡最严重的10至15个国家。
川普承诺将在周三(4月2日)公布一项大规模关税计划,他将其命名为“解放日”(Liberation Day)。川普强调这项政策将帮助美国摆脱对外国商品的依赖,重建经济主权。
川普:对等关税基本上涵盖全球进口国
“我们会从所有国家开始(实行)”,川普在空军一号上对记者说,“基本上就是我们谈论的所有国家。”
此前,川普已表示,对那些向美国商品征收高关税的国家,美方将实施“对等关税”,以相同税率进行回应。
川普认为,关税是保护美国经济免受不公平全球竞争影响的一种手段,同时也是为美国争取更有利贸易条件的谈判筹码。

美国
党内呼声越来越高!川普有麻烦了
美国副总统万斯批评了在“Signal”群组中讨论敏感军事信息的情况,导致共和党参议员对是否应进行调查产生了更强的呼声。
特别是俄克拉荷马州的参议员詹姆斯·兰克福德表示,对该事件进行调查“完全合适”。尽管兰克福德强调不应急于要求辞职,但他和其他共和党成员认为,事件中一些未解答的疑问需要通过独立调查来澄清。
这些讨论涉及的内容,包括美国国防部长赫格塞斯和其他高层官员在群聊中分享即将对也门胡塞武装的军事行动细节。问题在于,这一群聊中有记者误被加入,导致敏感信息外泄。《大西洋月刊》首度报道了相关细节,其中包括可能属于机密的三月份空袭计划。
兰克福德和参议院军事委员会主X罗杰·威克也强调,这类信息的泄露需要对相关责任方进行调查。尽管特朗普和其他政府官员淡化了事件的严重性,并称对行动的成功没有影响,但前国家安全官员如苏·戈登则表达了担忧,认为这类情况可能会为美国敌对势力提供机会。
一些民Z党人如参议院情报委员会副Z席马克·华纳则要求加强问责,认为赫格塞斯和沃尔兹应为此次事件承担责任,并辞去职务。这一事件的扩展和争议引发了广泛讨论,特别是在军事和国家安全领域,如何处理敏感信息变得尤为重要。
尽管面临这些压力,特朗普明确表示他不会因为此事件解雇相关官员,并对沃尔兹和赫格塞斯仍保持信心。这场围绕军事机密信息泄露的争论,标志着美国政界对透明度和责任的要求逐步加剧。

美国
川普能上“总统山”吗?美内政部长:还有位子
川普的大头有机会出现在美国“总统山”?美国内政部长伯根(Doug Burgum)近日在接受福斯(FOX)新闻节目访问时表示,他“当然”认为南达科他州的拉什莫尔山(Mount Rushmore)上,仍有足够空间能放川普的雕像。此话引起各界热议。
根据《国会山报》报导,伯根是在川普的儿媳妇、同时也是福斯新闻新任主持人拉拉.川普(Lara Trump)所主持的节目《我的观点》(My View with Lara Trump)中作出上述发言。拉拉在节目中提问,“国家公园管理局隶属于内政部,很多人想知道,我们未来会看到川普总统的脸出现在拉什莫尔山上吗?你怎么看?”对此,伯根回应:“他们那里当然还有空间。”
伯根的这番言论,正值川普日前签署一项行政命令,授权内政部审查在拜登政府期间遭移除的公共纪念物、雕像是否“错误诠释了美国历史”,而此举被外界视为川普重塑历史叙事的政策之一。
除了伯根的发言,将川普列入拉什莫尔山的构想,其实早有前例。共和党籍联邦众议员安娜.保琳娜.卢娜(Anna Paulina Luna)曾在川普第二任期初期提出法案,建议将其加入该国家纪念雕像之列。福斯新闻节目《Outnumbered》的多位评论员也曾公开表态支持此想法。
拉什莫尔山国家纪念公园,又称美国总统山,公园内目前有 4座 60英尺高(约18米)的美国历史上着名前总统头像,分别是华盛顿(George Washington)、杰斐逊(Thomas Jefferson)、罗斯福(Theodore Roosevelt)和林肯(Abraham Lincoln);若川普最终被纳入,将会是第五位登上这座象徵美国历史与总统传统的纪念山体的领导人。
伯根也透露,为迎接美国建国 250 週年,政府正规划于 2026 年 7 月 4 日于拉什莫尔山及全国各地举行烟火与庆祝活动,纪念国家历史的重要时刻。然而,川普是否应登上拉什莫尔山,依然在美国社会引发激烈争议。支持者认为川普改革路线影响深远,应受到历史肯定;批评者则认为此举过于个人崇拜,不符合国家纪念场所的历史与价值定位。

乌克兰
英媒:泽伦斯基对大选态度转变 美俄算盘或落空
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数月来一直面临来自国外的压力,俄罗斯总统普京质疑他执政的合法性,美国总统川普则附和此论调。
然而根据“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报导,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民调提升,对举行大选的态度似乎有所转变,可能让美俄藉选举除去泽伦斯基的如意算盘落空。
报导指出,普京(Vladimir Putin)与川普似乎对泽伦斯基的强硬态度感到不满,并施压后者在战争期间举行选举,认为乌克兰选民可能会顺势将他赶下台。
2个月前,外界认为泽伦斯基将坚决反对进行选举。然而,川普3月初对泽伦斯基的公开批评和施压,反而使泽伦斯基的民调上升,让他重新评估形势。
乌克兰政府消息人士透露,泽伦斯基上週召开会议,指示他的团队在全面停火后着手筹备选举。美方认为,他们可以在4月底前达成停火协议。
乌克兰戒严令将于5月上旬到期,延长戒严令的国会投票期限为5月5日,而解除戒严是启动选举程序的第一步。
消息人士对确切的选举时间表有不同看法,但多数人认为泽伦斯基的目标是在夏天举行。法律规定竞选活动必须最少持续60天,所以选举最早可能会在7月初登场。
泽伦斯基的宿敌、乌克兰最大反对党领X波洛申科(Petro Poroshenko)声称,选战其实早在今年2月、泽伦斯基对他实施制裁时便已展开。
1名乌克兰政府高层认为,泽伦斯基可能会试图在7月举行大选,让对手措手不及。这名官员认为,泽伦斯基态度这样转变不只有利于他自己,毕竟“长期的竞选活动将使国家分裂”。
然而,仓促举行选举有可能使强大、集权的总统办公室,与乌克兰其他政治势力的关係进一步恶化。
反对派领X坚持认为,由于诸多后勤挑战,短时间内举行选举不可能。他们指出,在5月上旬前达成停火已经很困难,而要让数以百万身处海外、战壕或俄占地区的选民投票更难。此外,他们强调,公平选举的前提应是废除战时宣传和审查制度。
影响乌克兰局势的2大人物普京和川普,现在可能也不希望选举赶快登场。
1名情报官员预测,相较于前线的冲突,今年乌克兰内部的不稳定将构成更大的威胁。选举将为俄国人提供机会扩大影响力,“他们将操纵意见领X、军人和反对派”来为自己服务。

乌克兰
美媒:乌克兰“十有八九”无法同意美国矿产协议条件
《华尔街日报》称:“川普政府认为,乌克兰会很快签署新协议,根据这项协议,美方将获得对乌经济的广泛权限。问题在于乌克兰十有八九无法接受这些条件。”
报道指出,这种“期待不一致”或导致美乌之间出现新的争端。
报道说,2月初,川普政府只是想获得乌克兰稀土的开採权,而现在则想要从乌方的金属、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经济项目以及港口和管道在内的基础设施项目中获利。
该报拿到这份55页的协议草案复件,称其中提出让乌方满足川普要求,偿还数十亿军事和财政援助。
美国财政部本周向乌方提出一份协议草案,该草案提议成立一家名为“美乌重建投资基金”的有限责任公司。根据协议内容,该公司将获得乌克兰所有自然资源和基础设施投资项目的优先权,而乌克兰将为这些项目寻找投资者。
乌克兰经济学家季莫费·米洛瓦诺夫认为,这份协议不太像国与国之间的协议,更像一份商业合同。他指出,乌克兰最高拉达不会批准这样的协议。
乌克兰媒体周五报道称,美乌新矿产协议草案要求乌方归还美方提供的所有援助资金,这份草案越过了美乌此前商定的所有红线,侵犯乌克兰部分主权,与乌克兰未来加入北约的目标相冲突,并强制乌方偿还过去几年从美方获得的本属无偿的援助。乌克兰媒体认为,一旦做出偿还决定,将开创先例,乌克兰的其他资助国也有可能要求偿还其投入。
英国《旁观者》(Spectator)杂志披露,新协议的条款之一将禁止在乌克兰开採矿产的企业向美国的“战略竞争对手”出售资源。该杂志认为,由于欧美关係紧张,欧盟可能也被划入此类竞争对手范畴。
稀土金属协议的签署在2月底告吹,当时,泽连斯基正在华盛顿。川普以“缺乏尊重”为由训斥泽连斯基,副总统万斯则将这位来自基辅的客人称为“支持民z党的白眼狼煽动者”。在一番争吵后,泽连斯基被要求离开白宫。

俄罗斯
川普警 后,俄国马上送来重礼
美国总统川普30日对俄国总统普京表达不满,原因是普京上周批评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的信用度。川普警告,俄方若是因此阻碍川普调停俄乌战争的努力,将对俄国石油进口商征收25%至30%的关税。
路透社报道,川普30日接受美国国家广播公司(NBC)采访时表示,“如果俄国和我无法就血腥的俄乌战争达成停战协议,若是之后我认为这是俄国的问题,我就会对所有俄国出口的石油加征2级关税。”(注:2级关税指对他国加征的制裁性关税)
川普补充,“这意味着如果你购买俄国石油,你就无法在美国经商。所有石油都将被课征25%-50%的关税”,并称在1个月内就会实施新的贸易措施。川普自1月重返白宫以来采取友俄路线,试图终结俄乌烽火,但这次川普对普京措辞严厉,反映出其对停火协议进展缓慢的沮丧之情。
克里姆林宫尚未回应此次川普的批评,不过路T社31日报道,俄罗斯直接投资基金(RDIF)执行长德米特里耶夫(Kirill Dmitriev)已告知俄国主要报纸《消息报》美俄联合开采稀土的信息,“稀土金属是相当重要的合作领域,我们已经开始讨论俄国的各种稀土金属等项目。”
此前川普政府向乌克兰进行稀土矿产谈判后,普京就向美方提出,在未来的经济协议框架下,俄国愿意与美国一同开采俄国稀土矿藏。此次德米特里耶夫透露,一些企业已对此释出兴趣,但没有公开公司名称与其它细节。
路T引述《消息报》指出,下一轮美俄会谈将在4月中旬于沙特阿拉伯举行,届时可能会再讨论美俄稀土协议。

伊朗
警告美国!伊朗媒体:伊朗的导弹“随时准备发射”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30日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威胁称,“如果伊朗不与美国就其核问题达成协议,美国将对伊朗进行轰炸”,并对其相关产品“征收二级关税”。对此,伊朗《德黑兰时报》在社交媒体X上发文回应称,收到的信息显示,伊朗的导弹“已装载到所有地下导弹城的发射架上,随时准备发射”。
《德黑兰时报》还警告美国,称“打开潘多拉魔盒将让美国政府及其盟友付出沉重代价”。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报道, 特朗普在接受电话采访时称,美国与伊朗官员“正在对话”。但他没有对此谈论更多内容。特朗普当地时间28日在白宫表示,他最近给伊朗写了一封信,倾向于与伊朗通过谈判解决问题。但如果伊朗未能就核问题达成新的协议,将面临“很坏、很坏的结果”。据美国媒体报道,在3月初写给伊朗最高领X哈梅内伊的这封信中,特朗普提议就新的伊核协议进行谈判,并明确表示伊朗必须在两个月内达成协议。
伊朗总统佩泽希齐扬3月30日证实,伊朗外长阿拉格齐已通过阿曼向美国转交了伊朗最高领X哈梅内伊对美国总统特朗普信件的回复,拒绝与美国进行直接谈判。不过佩泽希齐扬同时表示,伊朗始终参与间接对话,且哈梅内伊表示间接对话仍可继续进行,“美国必须证明其有可信度,而伊朗不回避(与美国)进行间接对话”。
伊朗外长阿拉格齐日前表示,伊朗对特朗普信件的官方回应已于26日通过阿曼发出,在回信中已向对方充分说明和通报伊方对当前局势和特朗普信件的观点。阿拉格齐强调,伊方仍然坚持不会在“极限施压”和军事威胁条件下进行直接谈判,但过去有过的间接谈判可以继续。

法国
法国极右翼领x勒庞挪用欧盟公款罪成 立即禁止竞选公职
法国法院判定,极右翼领X勒庞挪用欧盟公款罪名成立,并禁止她在5年内竞选公职。换言之,法院的裁决粉碎了勒庞在2027年大选中竞逐总统之位的野心,目前在民意调查中领先的她原本有望最终入主爱丽舍宫。
法新社报道说,巴黎法院星期一(3月31日)裁定,法国议员、国民联盟前党魁勒庞挪用欧洲议会资金罪名成立。勒庞获判四年监禁,缓期两年执行,并佩戴电子脚铐;同时法院也禁止她竞选公职五年,这项判决立即生效。
法院判定勒庞与另外8名国民联盟党员,用欧洲议会的经费为国民联盟工作的员工支付薪水。她与这几名被定罪的被告都不得竞选公职,即使提出上诉,这项判决也应立即执行。
勒庞当天现身法庭,但在判决结果宣读前就离场。她曾三次参选总统,并计划参加2027年法国总统选举,目前在民意调查中遥遥领先,但法庭的判决可能意味着她竞选最高领导人的希望破灭。她的议会席位会保留至任期结束。
勒庞指责检方试图终结她的政治生涯,并称这是一场阻止国民联盟掌权的阴谋。宣判前,勒庞一直否认自己有任何不当行为,并在30日《论坛报》上刊文说,判决给了“法官决定我们运动(国民联盟党)生死的权力”。
经过将近十年调查,巴黎刑事法院去年11月13日开庭审理本案。当时勒庞和其他24名党内官员、高管和前欧洲议会议员和议会助理,都被指控在2004年至2016年挪用欧洲议会资金,给在法国为国民联盟工作的员工支付薪水。
法院星期一判定,勒庞、当时担任欧盟议员的另外8人犯有挪用欧盟资金罪。被定罪的还有12名助理,罪名是隐瞒犯罪。法院估计本案涉案金额可达290万欧元,但被告并未被指控私吞资金,而是利用欧盟资金为政党谋利。
报道说,勒庞坐在法庭前排,不时对法官的讲话摇头以示反对。
得知判决后,国民联盟现任党魁巴尔代拉大力批评判决不公正,法国民z因此遭到“处决”。

芬兰
芬兰总统访美后透露:川普对俄的耐心正在耗尽
芬兰总统亚历山大·斯图布3月29日访美,会晤了美国总统特朗普。斯图布30日透露,特朗普对俄罗斯的耐心正在耗尽。
据路T社3月30日报道,斯图布30日在伦敦对记者说,他已告诉特朗普,需要为俄乌停火设定最后期限,以实现这一目标。“4月20日将是无条件全面停火的好时机,需要一个最后期限,因为这是复活节,而且也是特朗普总统就任3个月的日子。”
斯图布告诉记者,特朗普对俄罗斯的耐心正在耗尽,如果俄罗斯不接受停火,美国还有“深远的”计划。
当地时间3月30日,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与新闻界对话》节目主持人称,特朗普在接受其电话采访时说,当俄罗斯总统普京“批评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领导地位的可信度时”,他感到“生气和愤怒”。
据报道,特朗普称,如果他认为俄罗斯在阻止他结束战争的努力,他“将对所有俄罗斯石油征收25%至50%的二级关税——如果没有停火,这些关税可能会在一个月内开始征收”。
特朗普上台后,正试图通过谈判的方式结束俄乌持续了3年多的战争。

日本
日本财务大臣表示美国加征汽车关税可能违反《日美贸易协定》
日本财务大臣加藤胜信在31日的参议院财政金融委员会上,就美国特朗普政府对汽车加征关税发表了个人看法,表示从《日美贸易协定》及相关的共同声明的精神出发,不能不说存在疑义,日本立宪民z党代表野田佳彦则表示,特朗普政府违反了《日美贸易协定》,而美国政府将在4月2日发表加征相互关税的对象国,美国在对日贸易中抱有巨额赤字,对象国中几乎肯定包括日本,使日本政经两界十分紧张。

北约
前北约秘书长柯赖斯称对川普立场感到担忧
比利时人柯赖斯1994年接任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秘书长,当时美国总统是柯林顿(Bill Clinton),冷战已经结束,欧洲仍将美国的保护视为理所当然。
距离柯赖斯(Willy Claes)短暂执掌北约大约30年后,如今美国总统川普(Donald Trump)的政府立场强烈反欧洲,还跟俄罗斯接触,让这位前比利时外交部长感到不安。
现年86岁的柯赖斯在家接受法新社采访时表示:「他们的蔑视态度令人难以置信。」
「我不懂他们为什么这么反欧洲,用牺牲长期盟友来展现与俄罗斯人的团结。这让我觉得恶心。」
柯赖斯的北约秘书长任期仅持续13个月,是任职时间最短的北约秘书长,当年他因为一场贪腐丑闻被迫辞职,任期结束得并不光彩。
但对北约来说,那时正是关键时期。时值苏联(Soviet Union)解体后,北约开始寻找自己的目标,并发动了首次军事行动,干预巴尔干半岛情势。
现在,北约似乎正面临另一个决定性时刻,因为川普动摇了过去70年来支撑西方安全秩序的基础。
柯赖斯表示,他正「焦急等待」6月在荷兰海牙(The Hague)举行的北约峰会,届时川普可能释出北约是否会维持目前形式的讯号。
他说:「我们会知道美国是否打算遵守北约成立以来的承诺。如果它不这么打算,对我们欧洲人来说会非常痛苦。」
